扫码加微信
素材随手查
首页 > 人物素材 > 古代人物

杜甫丨忧国忧民的诗圣,裘马轻狂的少年

浏览次数:
有用: | 

引言

今年四月份,英国BBC推出了一部纪录片《杜甫:中国最伟大的诗人》。

短片播出之后,杜甫这个“过气网红”一跃成为了“国际网红”。

片中对杜甫的评价极高,称其为“中国最伟大的诗人”,把他与但丁、莎士比亚并列。

说杜甫是“中国最伟大的诗人”,未必所有人都认同,但片中还有一句评价大家都无异议:

杜甫“不仅仅是一个诗人,还是这个国家良知的守护者。”

杜诗中饱含着对家国的忧思和对百姓的悲悯,他确实称得上是一个“国家良知的守护者”。

就连他本人留给我们的印象,也是一副清瘦沉郁、忧国忧民的样子。

但这并不是杜甫的全部。

在经历仕途失意、战乱贫困之前,他也曾踌躇满志地设想着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,也曾有过“放荡齐赵间,裘马颇轻狂”的青年时代。

真实的人总是立体的、多面的。

说回作文素材,一个优秀的人物总是有多种闪光点可以写入作文,这就是所谓的万能人物素材。

拿杜甫来说,结合其不同时期的不同诗句,他可以适用于太多的作文话题。

1

公元712年,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的一个书香世家。

他自小天赋异禀,七岁就能成诗,“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”。

开元二十四年(736),杜甫到齐赵平原游历,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日子。

那首著名的《望岳》就写于这一时期。

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

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

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

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
此时诗人刚刚二十四岁,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。

总以为地球就踩在脚下,年纪轻轻要浪迹天涯。谁还没有个年少轻狂的时候?

泰山之高、之大让杜甫深感震撼。从齐地到鲁地,这片青山绵延不绝,它甚至能切割时间,产生晨昏的变化。

面对如此巨大而永恒的存在,杜甫心存敬意但是毫不畏惧。

因为年轻的诗人对大唐、对自己、对未来都充满信心。

在他的心中,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、不能抵达的顶峰。

所以他才会满怀豪情地立下Flag: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
对杜甫来说,山从来不是阻碍,山只会激发出他向上攀登的动力。

他坚信,凭着信念、勇气和不懈的努力,一定能登上人生之巅,俯瞰世界。

适用话题:自信、信心、信念

2

唐玄宗天宝三年(744),杜甫和李白相遇于东都洛阳。

这次相遇,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。

闻一多先生说“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,除孔子见老子,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,更神圣,更可纪念的了。”

二人相遇的时候,杜甫32岁,李白43岁。

杜甫此时才华崭露,还处于人生的上升期,而李白已被玄宗赐金放还,已是一个官场失意的中年油腻男。

但是聊到诗歌,二人可谓倾盖如故,杜甫在《春日忆李白》中写道:

白也诗无敌,飘然思不群。

清新庾开府,俊逸鲍参军。

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

何时一尊酒,重与细论文。

从此诗坦荡直率的赞语中,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的才华是何等景仰。

杜甫曾评价自己“赋料扬雄敌,诗看子建亲。”自认为才华可以和西汉的扬雄和三国的曹植相媲美。

但是面对谪仙人李白,他还是心悦诚服地让出头筹,甘心承认“白也诗无敌”。

真正的友谊离不开对朋友的认可和赏识。

在某方面欣赏一个人,才会有和他进一步相处的动机。

真心地认可朋友,虚心地对待朋友,友谊之树才能常青。

但是,认可和欣赏并不等同于偏袒和纵容。

当你犯错时,真正的朋友往往会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提醒,督促你及时改正,因为他真心想让你过得更好。

在那首《赠李白》中,杜甫写道:

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?

杜甫劝告李白:不要那么飞扬跋扈、睥睨一切,整日痛饮狂歌,只会糟蹋身体、浪费青春。

他非常欣赏李白的才华,也极为珍视二人的友谊,因此才会直言不讳地对友人进行劝诫,希望他能自我约束、珍惜光阴,早日建功立业。

杜甫对李白的高情厚谊,让我们看到了这世间友谊最好的样子。

适用话题:友谊、虚心、批评与赞扬

3

杜甫的最高理想是什么?

在那首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中写得很清楚,就是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。”

辅助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,使政通人和、风俗淳厚。

可是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
因为奸相李林甫从中作梗,他的出头之路一再被阻断。

再加上玄宗沉溺声色,一心享乐,导致“安史之乱”暴发,大唐王朝的国运急转直下。

杜甫的报国之心屡遭打击,他对唐王朝的政治日渐失望。

他一再辞去官职,最终把自己放逐到了血泪斑斑的百姓当中。

他成了老百姓的代言人。

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

边庭流血成海水,武皇开边意未已。

他用如椽巨笔对唐王朝的黑暗统治发起了控诉。

在著名的“三吏三别”中,他对朝廷的穷兵黩武进行了鞭挞,对老百姓的苦难遭遇抱以了深深的同情。

如此不留情面的批评,意味着杜甫不爱国吗?

恰恰相反,正是因为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片赤诚,才让他在丑恶和不公面前无法保持沉默。

英国作家切斯特顿说:“你若真正爱一样东西,美丽是你爱它的原因,糟糕是你更爱它的原因。”

杜甫的许多诗句表面上都是负能量,但背后其实是对大唐、对百姓深深的爱。

他曾在先祖杜预和杜审言的墓前发出誓言——“不敢忘本,不敢违仁。”

正是这样的责任和担当,让一个清瘦黝黑、疾病缠身的老人,化身成为了“国家良知的守护者”。

适用话题:家国情怀、责任与担当

 4 

“安史之乱”中,杜甫逃难到成都,他在浣花溪畔建了一所简陋的草堂。

于杜甫而言,成都的草堂生活是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。

诗人享受着难得的闲适和温情,用心体会着生活中打动他的一切事物。

也许是因为见惯了生活的残酷和生命的消亡,对于春天和花朵,诗人无比热爱。

看到桃花开了,他高兴得不知道该先看哪一朵,先爱哪一片。

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。

他几近“花痴”地对着花朵不停唠叨,要它们慢点开放,以便自己能够看得久一点。

不是爱花即欲死,只恐花尽老相催。

繁枝容易纷纷落,嫩蕊商量细细开。

这样一个热爱生活又絮絮叨叨的老人,是否颠覆了你心目中“诗圣”的形象?

草堂生活期间,杜甫还写下一首《江村》,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跃然纸上。

清江一曲抱村流,长夏江村事事幽。

自去自来堂上燕,相亲相近水中鸥。

老妻画纸为棋局,稚子敲针作钓钩。

但有故人供禄米,微躯此外更何求?

诗人对物质的要求低到尘埃里,只要能保证家人的安宁和温饱,生活就已足够美好。

堂上燕、水中鸥、老妻摆弄棋局、稚子制作钓钩,这样平凡而温馨的生活画面,已经让诗人感到夫复何求?

有句话说得好:艺术家,其实就是最好的生活家。

从杜甫的诗句中,我们能读到生活的真义:

一个人是否幸福,并不由物质的多寡决定。只要国家安定、家人安康、内心安宁,生活何处不美好?

适用话题:热爱生活、物质与精神

 5 

杜甫一生辗转如飘蓬。成年之后,他先是困顿长安,而后又漂泊西南,最后终老湖湘。

他在成都草堂的那段生活相对安定、美好,但当时的生活条件其实还是很差。

一天,草堂的茅草屋顶被大风吹走,晚上偏偏又下起了大雨,床被淋得湿透。“自经丧乱少睡眠”的诗人更加无法入睡。

这个凄风苦雨的不眠之夜,催生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诗歌名篇——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。

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

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

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,诗人不只为自己的遭际哀叹,他还推己及人,想到了普天下之下比自己更加困苦的人们,他们又将如何应对?

诗人祈愿,如果全天下人都能温饱安乐,即使牺牲掉自己也毫不足惜。

杜甫之所以称得上伟大,杜诗之所以千百年来备受推崇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上这份悲天悯人的情怀。

后来杜甫又漂泊到四川夔州,同样住在一所草堂里。

草堂前有几棵枣树,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,杜甫从不干涉。

有位亲戚想给草堂插上篱笆,以阻止外人打枣,杜甫便写诗进行劝告:

堂前扑枣任西邻,无食无儿一妇人。

不为困穷宁有此?只缘恐惧转须亲。

这个打枣的女人是一个无食无儿的可怜人啊!如果不是万般无奈,她怎会走到这一步呢?为了不让她害怕,更应该对她友好和亲近啊。

杜甫同情的岂止是这个打枣的妇人,让他心生悲悯的是整个遍布着离乱和困苦的时代。

因为心存爱与善良,所以,在无穷的远方,无数的人们都和杜甫有关。

为什么在千年之后,当我们读到杜甫的诗歌时,依然会感动流泪?

那是因为我们被一颗仁心打动,被诗人至真至纯的善良感动。

万物可朽,唯有爱与善良不朽。

适用话题:爱、善良

结语

大历五年(770)冬,在漂泊湘江的旅途中,杜甫病逝于一条小船上,时年五十九岁。

诗人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,结局也几近凄凉,但真实的人是立体的,不是扁平的,杜甫绝不止是课本插图中那个苦哈哈的老头。

他还是那个裘马轻狂的翩翩少年、那个“隔篱呼取尽余杯”的豪迈男子、那个“堂前扑枣任西邻”的善良邻居、那个“嫩蕊商量细细开”的童心老翁……

杜甫很伟大,同时也很渺小;他很神圣,同时也很平凡;他愁眉不展、忧国忧民,同时也天真烂漫、热爱生活。

如果你觉得在作文中引用杜甫太老土,那说明你还没有真正了解他。

有空多读读杜甫的诗句吧,不只是为了写作文,在充满着危机与转机的人生之路上,杜诗能给我们慰藉和力量。

当哪天你感到“野径云俱黑”时,杜甫能成为那一盏“江船火独明”。

作文素材吧 www.zwsc8.com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