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加微信
素材随手查
首页 > 事例素材 > 历史典故

“退笔成冢”和“铁门槛”

浏览次数:
有用: | 

历史典故

智永禅师,南朝到隋朝间会稽人,俗家姓王,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。

他早年出家为僧,后来云游到浙江省吴兴县的永欣寺,在那里住了整整三十年。

三十年间,智永深居简出,每天鸡鸣即起,磨上一大盘墨,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,从未间断。

智永还准备了数个大篓子,练字时,笔头写秃了,就取下丢进篓子里。

日子久了,破笔头竟积了好几大篓。

后来,智永把这些破笔头埋进土里,砌成坟冢,称之为——退笔冢。

后人讲“退笔成冢”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。

经过数十年的勤学苦练,智永的书法终于炉火纯青、名噪一时。

前来求他写字、题匾的人络绎不绝,把永欣寺的木门槛也踏破了,寺里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。

于是这又形成了一个典故——“铁门槛”。

智永晚年以当时的识字课《千字文》为内容,用真、草两体写了一千多本,从中挑选最满意的八百本,分送给浙东的各个寺院。

直到如今,智永《千字文》还被视为学习书法的范本。

应用示范

择一事终一生,不为繁华易匠心。隋朝书法大家智永禅师,三十年深居简出、勤学苦练直至“退笔成冢”,终于登峰造极、名扬天下。前来找他求字的人太多,以至于把门槛都踏破了,不得不用铁皮把门槛包上,从此留下了“铁门槛”的典故。先贤的事例一再证明:器成还须久为功,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,持之以恒才是关键。

作文素材吧 www.zwsc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