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“九三阅兵”写进作文,这些语段最出彩

引言
“九三阅兵”是今年的大事件,当然也是写作文的好素材。它适用于“中国精神”、“民族自强”、“科技创新”、“和平与发展”、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等话题。下面是相关精彩语段,希望对大家有用。
精彩语段
01.钢铁洪流踏响大地,和平鸽群飞向蓝天。
02.战史如灯,殷鉴不远。
03.强国必须强军,军强才能国安。
04.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。
05.胜利荣光从未褪色,和平信念历久弥坚。
06.2025年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。这次阅兵,以庄严仪式诠释胜利的来之不易,以坚定姿态传递守护和平的决心,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,为国家记忆锚定永恒坐标,为民族复兴汇聚强大力量。
07.伟大抗战精神包括 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,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,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,百折不挠、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”。阅兵是对这一精神的重要传承和弘扬,提醒国民铭记民族屈辱与牺牲,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
08.从卢沟桥的烽火到天安门的方阵,从《论持久战》的油灯到量子通信的芯片,精神的火种始终在接力。正如佟麟阁将军在《沁园春》中所咏“浩气长风,唤起大众”,当代青年当以“青春之我” 承“抗战之魂”,让书桌与战位同频,让理想与国魂共振。
09.发扬“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”的民族气节。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。这样的民族气节从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滚烫的血液中,刻在中华儿女倔强的骨头上。无论是刻在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长城遗址上慷慨激昂的“大好河山,寸土不让”的誓言,还是刻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9168块墓碑上“捐躯赴国难”的壮烈悲歌,抑或是刻在东北茫茫的林海雪原深处的“抗联从此过,子孙不断头”标语……无不警示着华夏儿女“勿忘国耻,自立自强”。历史的长河奔腾向前,战争的烽火虽已熄灭,但其背后的抗战精神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勠力同心、接续奋斗。今天,“清澈的爱,只为中国”是对“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”的民族气节的传承与发扬,这份深沉的爱,是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,是科研人员披星戴月的攻关;是基层干部躬耕一线的坚守,也是运动健儿激情飞扬的荣耀,更是中华儿女民族气节的铭刻。
10.砥砺“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”的英雄气概。“为什么战旗美如画,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。”从“打完子弹就上刺刀冲锋”的平型关大捷到“以血肉之躯消灭精良装备”的百团大战,从“战斗到最后一刻”的南京保卫战到“不惜用生命填进火海”的台儿庄血战……“一寸山河一寸血,一抔热土一抔魂。”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,千千万万抗战英雄以铮铮铁骨战强敌、前仆后继卫家国,用血肉谱写中华民族的雄壮史诗。
11.先进的武器装备,是国际社会关注中国九三阅兵的又一焦点。“东风-61”“惊雷-1”“巨浪-3”等构成“三位一体”战略威慑能力,高超声速反舰导弹“鹰击”系列、反无人机的激光与微波武器等新型力量集中受阅。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引述专家的话称,“军事胁迫中国绝无可能”。人民军队以奋进建军百年的姿态崭新亮相,展示的是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的整体作战与防御能力。这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大发展,也是中国为世界注入和平与稳定能力的一次展示。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是大国的合理防务需求,也是对地区安全乃至世界和平的大国负责态度。中国从不耀武扬威,但也绝不会被任何霸凌吓倒。
12.中国举行阅兵式,是为了彰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、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强大能力。中国是唯一将走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大国,是派出维和人数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,倡导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安全观,为破解安全赤字提供实践路径。
13.自古以来,中华文明中深深烙印着“和合共生”“协和万邦”“亲仁善邻”等理念。发展至今,中国也始终秉持“永远不称霸、不扩张,不强加于人”的追求。正是坚持弘扬平等、互鉴、对话、包容的文明观,中国不仅赢得世界赞誉,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。
14.历史无法改变,但未来可以塑造。80年后,我们依旧坚信:回顾历史,不是为了纠结过去,而是要开创未来。未来在哪里?就在力促和平与发展的行动上——中国高铁助力印尼群众加速奔向美好生活、杂交水稻让马达加斯加稻农洋溢着幸福笑容、太阳能灯照亮圭亚那的村庄夜晚;就在把倡议变现实的智慧里—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安全倡议、全球文明倡议等,展现了中国济世为民的情怀与担当。
15.我们以史为鉴,从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、站在公平正义一边,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,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声明:图片和文字源自网络,仅用于作文学习,侵权即删。
[关注公众号“作文充电宝”,可下载电子文档]
作文充电宝 www.zwcdb.com

有用: |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