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加微信
素材随手查
首页 > 人物素材 > 现代人物

樊锦诗:我心归处是敦煌

浏览次数:
有用: | 

人物导语

9月17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,授予42人国家勋章、国家荣誉称号。其中,樊锦诗被授予“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”国家荣誉称号。

千百年来,在遥远的戈壁大漠深处,风沙日复一日地侵蚀着敦煌莫高窟的容颜。

半个世纪之前,一个身材瘦小的弱女子来到这里,开始日夜守护这块人类文化的瑰宝。如今,她已成为一位81岁的老人。

她将青春无怨无悔地留在了这里,一坚守就是半个世纪。她就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,被称为“敦煌女儿”的樊锦诗。

结缘敦煌

1938年7月,樊锦诗生于北平,生活、成长在上海。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,家境非常优越。在爱好艺术的父亲影响下,她打小就爱流连于博物馆、美术馆。

中学时期,一篇介绍莫高窟的课文,深深地打动了樊锦诗,让她对敦煌、对考古产生了兴趣。

1958年,20岁的樊锦诗考入北大,成了一名考古专业的学生。四年后,她报名到敦煌研究院实习。

樊锦诗曾坦言,选择去敦煌实习,其实“目的不纯”。她想借此机会去看看向往已久的莫高窟。

虽然之前对它有一定的了解,但是当敦煌艺术真实呈现在眼前时,樊锦诗和同学们还是被震撼到了。

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,精美绝伦的壁画,让他们陶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

然而,敦煌的生活条件却和它的艺术水准形成鲜明对比。住的是土房、泥屋,没水没电,没有卫生设施,吃不到蔬菜,听不到收音机……

因为水土不服,樊锦诗的实习期提前结束了,当时她想,“再也不会回到这里。”

然而造化弄人,毕业分配时,敦煌研究院向北大要人,名单里有到过敦煌的樊锦诗。

父亲得知后,从上海写信向学校“求情”,樊锦诗却把“求情信”扣下,没有转交。

“自己已经向学校表态,会服从毕业分配,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。这时怎能反悔?”

就是这样一个青春热血的念头,让樊锦诗的命运从此和敦煌连在了一起。

扎根敦煌

大学期间,樊锦诗谈了一个男朋友,叫彭金章。小彭毕业时被分配到了武汉大学。1967年,二人结婚,开始了长达19年的分居生活。

樊锦诗的大儿子在敦煌出生,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;后来二儿子也在敦煌出生,由于无暇照看,放到了河北农村的姑妈家。

对于这个四口之家来说,最奢侈也最美好的事,就是短暂的相聚。

1986年,彭金章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——放弃武汉大学的一切,调至敦煌研究院。一家四口终于团聚。

让丈夫放弃事业的原因,当然是樊锦诗的坚持。用她自己的话说,因为她“爱上了”敦煌,离不开敦煌。

夫妻俩也不是没有争执过,樊锦诗也不是没有犹豫过,但最终,她对敦煌的“爱”战胜了一切。如她后来在回忆时所说:

“我在敦煌越待越久,对敦煌的感情也就越来越深。而且我脑海里一直有着这样的念头:我在敦煌没做什么,难道就这么走了?”

带着对敦煌的爱,樊锦诗全身心投入到考古研究当中。

她用专业的考古方法,完成了莫高窟北朝、隋、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,取得了学术界公认的研究成果。

由她主持编写的26卷大型丛书《敦煌石窟全集》,成为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权威著作。

数字敦煌

1998年,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。当时,敦煌迎来了旅游热潮,莫高窟当年的参观人数突破20万的纪录。

洞窟里的壁画是世界瑰宝,但在同时,因为年代久远,已经非常脆弱。大量的游客必然影响洞内的温度、温度等环境指标,壁画能经得住吗?

这样的问题引起了樊锦诗的焦虑。

而且,即使不考虑游客的影响,洞窟本身的老化也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。拿着莫高窟的老照片和现在对比,壁画的面貌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。

樊锦诗很伤感,“我们只能延缓,不能逆转。”

一天,当樊锦诗接触到电脑和数字技术时,她灵感突现,“那时我就感觉,莫高窟有救了”。

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,要为莫高窟的壁画、彩塑等每一件艺术品建立数字档案,利用数字技术让它们“青春永驻”。

在她的全力推动下,2008年,莫高窟文物影像拍摄和数据库建设全面启动。

2016年4月,“数字敦煌”上线。30个经典洞窟、4.5万平方米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。

“数字敦煌”还有全景漫游功能,轻移鼠标,镜头就会随之移动,游客在电脑前就可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。

“数字敦煌”让敦煌文物实现了“青春永驻”,同时还缩短了游客在洞窟中停留的时间,减少了对文物的伤害。而且,因为配有专业化的文字说明,游客看得更明白,收获更多。

这样一个高科技项目,说它“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”一点都不夸张。外人可能想不到,构思并推动它的,竟然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。

“你对它有深深的爱,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。”樊锦诗如是说。

正是因为对敦煌深深的热爱,对它竭尽所能的精心呵护,生在北京、长在上海的樊锦诗被称作“敦煌的女儿”。

素材君说

爱,有时是一瞬间的闪念,有时是一辈子的执念。

于樊锦诗而言,对敦煌的热爱,让她把一辈子的时光,都留在了这个漫漫黄沙的荒凉之地,从青春年少,到满头华发。

有人问他“可有心酸不平?”她的回答是“无怨无悔。”

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《悟空传》中那一段经典的对白:

“大圣,去那是想要干什么?”“踏破南天门,打碎凌霄宝殿”“要是你一去不回…”“就一去不回!”

没有如此的决绝和勇气,樊锦诗怎能在那样一个孤独苦寒之地,走过半世纪的文化“苦旅”?

罗曼·罗兰说过,“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,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

樊锦诗在敦煌异常艰苦的生活条件下,依然对其抱有热爱,依然没有知难而退,这何尝不是一种英雄主义?

在这建国70周年之际,让我们向所有无私付出的共和国建设者们,向每一位和平年代的英雄,致以最崇高的敬意!

[关注公众号“作文素材吧”,可下载电子文档]

作文素材吧 www.zwsc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