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加微信
素材随手查
首页 > 延伸阅读 > 时文鲜读

别把工匠精神玩死了

作者:雕虫老纪
浏览次数:
赞: | 

006.jpg

原文

记得好像看过一句话,时髦是浅薄的代名词。这话有点道理。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是最简单最有效果的,说什么做什么不需要经过大脑,还能显得自己紧跟时代。

时髦体现在语言上,就是各种热词的不断出现,有在网络出现的,也有官方流出的。“工匠精神”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后,就成为很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口头禅了。

当“工匠精神”和“正能量”、“壮士断腕”、“不忘初心”、“踏石留印,抓铁有痕”、“永远在路上”等热词一起,盘盘碟碟装好,犹如葱姜蒜,需要的时候,往菜里话里材料里撒上一点,保准政治正确,紧跟形势。

然而,恐怕很多人在谈到工匠精神的时候,都是小和尚念经——有口无心。

在这个“劳动光荣”被人嗤之以鼻的浮躁年代,工匠精神哪里是说有就有的?

 工匠,首先是人,然后才是精神。

既然是人,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基本适用的,在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需求层次里,所谓的工匠精神应该属于最高的那一层吧。个么问题来了:我们呼唤工匠精神,工匠的基本需求都满足了吗?

抛开需求层次的理论探讨,如果我们不唯心,不讲天启,我们恐怕得承认,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有条件的。

一、慢

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最近热播。看过这些中国文物修复界顶级高手的作品便知道,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,什么叫工匠精神。可这些修复奇迹的背后,是朝八晚五、从不加班的作息制度,是没有工期限制的宽松环境,越是行家,越知道“慢工出细活”的道理。

 木心那首小诗《从前慢》,不知触动多少人心。

当一个法官一年办理两三百件案件的时候,怎么强化裁判文书说理,怎么打造精品案?当一个医生平均每天面对几十个患者的时候,怎么确保专家水平,怎么能开处方(写病历)不潦草?当一个学者面对多少篇核心期刊多少本专著要求的时候,怎么指望拿诺贝尔奖?当一个孩子面对写到晚上十点都写不完的作业的时候,怎么让他爱上学习?当一个白领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时候,怎么确保身心健康?当一个农民工每天干着干不完的活仍被训斥的时候,怎么能让他有归属感?当城市里的人们像被鞭子抽打着昼夜不停地向前向钱的时候,您不觉得再说工匠精神有点奢侈吗?

004.jpg

二、值得

这里说的值得,是经济价值方面的考虑。得不偿失、收益甚微的事,一般都坚持不了。

市场经济里,不要太相信物美价廉。书上说,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。

工匠是人,就得生存,也想过得更好。所以,谈工匠精神,不能回避现实的物质问题。赵本山说:“吃穿都没了,你还臭美啥?”

 在上海的茂名南路南昌路路口,有个不起眼的门面“阿大葱油饼””,蜚声中外。严重驼背的吴根城师傅(排行老大,故被人叫做“阿大”)经营着这家每天只做300个烧饼的小吃店,作为中国匠人被央视甚至英国BBC专题报道。

吴师傅独自人带着儿子,从1982年至今,三十多年风雨无阻,坚持上海传统工艺,被誉为“中国葱油饼之神”。这是土地神,比“寿司之神”小野二郎更接地气。

吴师傅每天早晨3点钟就要起床开工,而有的食客们早晨5点半就跑来排队买烧饼,很多食客排队5个小时,就为了吃一口烧饼。

“以前是为了生计,现在是为了食客”,吴师傅朴实的话语,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:工匠的付出,精神层面的值得(被需要感)是后来的事,物质层面的值得才是最直接的动因。

报道上说,“日益高涨的名气,小小的葱油饼摊,生意火爆,也为他带来极致的回报。阿大在上海,买下了三套老洋房,儿子也大学毕业了。”

002.jpg

河北盲人贾海霞和失了双臂的贾文其,感动河北中国乃至世界。这对均已年过六旬的种树搭档曾坦言,当时与村委会签种树协议的初衷,并非是想绿化河边50多亩的荒滩,而是为了创收,维持生计。从2002年春天开始种树,十多年下来,树成林,人成名。作为“植树绿化”的典型,老兄弟俩料到了开头,没料到结局,如今感到进退两难:“再也不敢卖河滩上的那些树了。”

作为一个还算爱看书的人,亲眼见过很多很好的实体书店荣辱沉浮。如今,网上书店大行其道,实体书店不是玉碎就只能瓦全。不是网上书店的工匠精神打败了实体书店的工匠精神,而是前者能养活它们的工匠,后者不能。

三、有人懂

有个歇后语叫“八级工拜师傅——精益求精”。八级工已经是扫地僧般的存在了,为什么还要止于至善?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”,因为有人懂。

工匠精神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完美。当合格或者马马虎虎就可以的时候,完美成了多余。当你面对的是一群似懂非懂的半吊子,一群只重外表包装的洋泾浜,当没有一个人看出你工作成果的精妙之处并给予由衷赞赏的时候,当饱含你心血的精品被当作大路货对待的时候,你还会有劲继续用心干下去吗?

对中国瓷器有所了解的人,应该都知道唐英。唐英是雍正、乾隆两朝的景德镇督陶官,任职近30年,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时间最长,成绩最显著的督陶官。唐英是当之无愧的陶瓷艺术家,其所督造的官窑称为“唐窑”,奇峰峻凸,将陶瓷技艺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其所创造的套瓶、转心瓶(转体瓶),做工之精美,烧造之繁复,让人叹为观止。陶瓷技术至雍乾时期能如此辉煌灿烂,固然得益于景德镇御窑厂工人的全力以赴和唐英的艺术造诣,也和雍正、乾隆不俗的审美品味有着密切关系。

对比一下最近热闹无比的“京师瓷”事件。邱季端捐赠给北京师范大学的六千件瓷器,据称囊括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、窑口的陶瓷珍品。北师大为此专门成立首个高校古陶瓷博物馆。如果北师大信以为真的话,如果邱先生瞒天过海能成功的话,除了陶瓷界、收藏界、历史学界集体吐血外,豪掷2.8亿元购得明代成化鸡缸杯的刘益谦先生更得撞墙跳楼:你们到底懂不懂啊?

005.jpg

四、心情舒畅

工匠精神的内核在于“匠心”,而对于走心的工作,主体的舒心是必备条件。

1560年,瑞士钟表匠塔·布克在游览埃及的金字塔时断言,金字塔的建造者,不会是奴隶,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。

2003年,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,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,金字塔系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所建造,而非希罗多德在《历史》中所记载的,由30万奴隶所建造。

布克并非先知,他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,是基于其亲身经历。布克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徒。曾被捕入狱。作为一名钟表大师,他在狱中被要求继续制作钟表。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,原来在自己的作坊里,布克能使钟表的误差低于1/100秒,而入狱以后,无论狱方施加多大压力,都不能使其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/10秒的钟表。越狱逃往日内瓦后,布克的技艺又恢复如初。

布克终于明白:“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,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,是不可能的;在对抗和憎恨中,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,更是比登天还难。”” 制表如此,修建浩大精致的金字塔更是如此。很难想像,一群懈怠和抗拒的人,能让金字塔的每块巨石之间连一块刀片都插不进去。

003.jpg

一个不尊重员工的主体性,不关心员工安危冷暖、生活品质,只重高压管理而忽视情感交流的团队,谈工匠精神无异于缘木求鱼。

 卖葱油饼的阿大说,这门手艺既没有技术也没有秘密。又不是造原子弹,要什么技术?这东西要用心做,都好吃的。

只有用心,才会投入,才会坚持,才会追求极致。

“一万小时定律”告诉我们,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。用心地投入,加上时光的打磨,想不成为工匠都难。

回望那并不遥远的过去,“一把抓”的售货员,“问不倒”的售票员,收入、声望不亚于厂长书记的八级工,还有人民币上车工、炼钢工人、女拖拉机手,他们都骄傲地诠释着什么叫“劳动光荣”。

慢慢地,那些人都见不到了。

我们并不缺工匠,我们缺的是对工匠的尊重。

在一个金钱至上而情怀缺失的商品社会里,在一个经济利润80%被金融机构拿走,而所有的工业企业才得到两成的经济体系里,在一个房地产一骑绝尘,制造业万马齐喑的产业环境里,在一个老板睥睨一切而工人不被尊重的工厂里,在一个价格而非质量成为竞争法宝的市场里,我们还谈什么“工匠精神”?

然而,实现产业技术升级,打造制造业强国,都离不开技术工人的支撑,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回归。所以,我们还是要讲工匠精神,天天讲,月月讲,年年讲。

希望我们在谈工匠精神的时候,能促进整个社会对工匠、对所有劳动者的尊重,而不要一哄而上,把这个词玩坏了、玩死了。 

作文素材吧 www.zwsc8.com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