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加微信
素材随手查
首页 > 时事热点 > 社会万象

你被同龄人抛弃了吗?

发布时间:2018-04-13
浏览次数:
有用: | 

0_6&45.jpg

热点聚焦

前几天,一篇名为《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,你的同龄人,正在抛弃你》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。

文章的新闻背景是“摩拜单车”被“美团”收购,其创始人胡玮炜等人获得巨额财富,实现财务自由。

文中有很多语句令人心生感慨:

“不管你愿不愿意,中年都如约而至。”

“然而,三年前还是普通记者的胡玮炜,已经不动声色地走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。”

“大学毕业后五年,你就会发现,‘同龄人’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名词。”

“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,你要么一骑绝尘,要么被远远抛下。”

“就算你呆在原地,你缓慢成长,也是一种退步。”

总之,整篇文章一直在拿“别人的成功”和“你的平凡”作对比,一直在强调“你的同龄人,正在无声无息地抛弃你。

一时间,这篇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发,又一篇自媒体们梦寐以求的爆文产生了。​

但是,在受到众人热捧的同时,也有人对文中观点提出异议。比如韩寒,他在微博中说道:

它已经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,而是在制造恐慌。没有赚到大钱就叫被同龄人抛弃了吗?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认真生活,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、十几亿。身价千亿的首富,面对一个园丁、一个美编、一个程序员,都不存在抛弃不抛弃的 关系,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,也各有不同的幸福。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,他人不可强加……”

韩寒的这条微博同样也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和转发,许多网友都认为,相对于“抛弃”一文,韩寒的三观更正,心态更踏实。但也有人觉得,韩寒本身就是一个成功者,他这样的言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
那么你呢?你更认可哪种观点?在得出结论之前,让我们先来看几篇相关的精彩评论。

媒体评论

人民日报评论:没有谁可以轻言被抛弃

近日,一篇名为《你的同龄人,正在抛弃你》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,引起不少人的讨论,甚至文章中同龄人的主角、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也公开表态,“别为了流量,扭曲了价值观和美好生活”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
正如马克思在给孩子的信中所写的:“即使是最幸福的人也有忧伤的时刻,无论对哪一个凡人,太阳都不会永远只露出微笑。”可以说,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焦虑。年轻人为学业一筹莫展,中年人为生计焦头烂额,老年人为活力哀婉叹息。纵观人生百味,焦虑是世间百态中再寻常不过的一部分。

然而,在一些爆款文章中,催生焦虑竟成了一门生意,制造恐慌就可以撬动流量。从“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”到“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看到未来的日子”,从“人到中年,职场半坡”到“时代抛弃你时,一声再见都不会说”,总结这类文章的共性就会发现,一个博尽眼球的标题、几个似是而非的故事、一个以偏概全的结论,就构成了一篇牵动无数人神经的爆款。只不过,煽动焦虑而不纾解情绪,渲染痛苦而不顾及感受,以传递正能量为名却行释放负能量之实,读者恐怕没有多少收获,也谈不上什么感悟。

其实,面对这样的爆款,不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。仅仅因为同龄人优秀就惨遭抛弃,那么每个人的一生实际上都在被所谓成功者甚至后来者不断超越;中年如约而至,但如约而至的除了日益增长的年龄,还有日渐丰富的阅历;要么一骑绝尘,要么被远远抛下,那么在这种价值体系下,只有无处不在的焦虑和无穷无尽的欲望。夸张的言辞下,实则还是“别人家孩子”的惯用套路。但是,没有谁的人生能被片刻定义,也没有谁的生活可以被片面解读。以人生为观察对象,需要追溯全程;以生活为写作素材,就要还原全貌。

破解“焦虑文”的思路不难,但难在如何纾解焦虑。焦虑被包装成一个商品、一种潮流,恰恰印证了人们对实现价值、获得成功的极度渴望。在社会转型、文化多元的时代,很多人都希望登顶,畏惧落后,只想收获,不问耕耘。于是,成功学大行其道,厚黑学甚嚣尘上。然而,成功不会催生焦虑,而对成功的欲望却会。身处欲望漩涡的人,就像处于一种失重的状态,有人能将焦虑变成动力一跃而起,有人却把焦虑当作流量忙着收割。

可是,谁说成功只有一种,同龄人之间只有抛弃与被抛弃?发明共享单车造福社会是一种幸福,骑上共享单车遍览风景也是一种幸福,人生波澜起伏是一种资本,日子平平淡淡也羡煞旁人,从来没有一种度量衡可以为生活统一赋分。恰如有人说,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流,它的幸福来源于享受沿途的风景,感受生命的不同际遇带来的新视野,而不是强迫自己到达自己去不了的彼岸。的确,成功不是功利的代名词。在每个人的坐标系中,需要超越的从来都不是同向而行的同龄人,而是一个个标注成长的过往节点,是属于过去的自己。正如一首小诗里写的那样,“你没有落后,你没有领先,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,一切都准时。”

同样地,在每一个奋斗的日子里,没有人会被抛弃。

这正是:酸甜苦辣咸,人生五味全。只问成与败,谁人心能安。(文/盛玉雷)

中国青年报:你不抛弃自己,你的同龄人就抛弃不了你

近日,一篇题为《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,你的同龄人,正在抛弃你》的朋友圈热文横空出世。整篇文章中,作者一直在用同龄人的“成功”与普通人的“平凡”进行对比,借此告诫人们:“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,你要么一骑绝尘,要么被远远抛下。”然而,在文章火爆的同时,舆论场上也不乏批评之声,韩寒便发微博批判此文,指责其贩卖焦虑,制造恐慌。在围绕这篇文章的争议之中,“同龄人”触动了大家敏感的神经。

姑且不论“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元”的说法是否是事实,一些年轻人通过创业获取了巨大的财富,的确让不少他们的同龄人产生焦虑。

我们每个人总会在生活中陷入窘境,并被其他优秀的同龄人“超越”,但若仅凭一腔不甘现状的热血,就在缺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走上了创业之路,那么最终极有可能让韩寒“春夏秋冬,造福房东”的话一语成谶。况且,人各有志,所谓的“同龄人”固然存在优秀与平庸的差异,但若将此解读为抛弃与被抛弃,无非是再次将社会达尔文主义、丛林法则这种野蛮的视角从历史的垃圾堆中挖掘出来而已。从这个视角看,韩寒对此文的批判不无道理,倘若一味追捧此文的价值观,难免误入歧途。

然而,韩寒的见解固然中肯,但我们也不能把这样的文字当成单纯的“安慰”,而在不知不觉间忽视了努力的重要性。人们在赞赏韩寒犀利观点的同时,也别忽视了韩寒在自己微博下的评论:“以上文字,看着可能舒服些安慰人一些,但也不是你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的借口。千万别从一碗鸡汤里爬出来,又掉进了另一碗鸡汤。”

当“鸡汤”以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令我们恐慌与焦虑的时候,这种恐慌和焦虑就很有可能将我们推向另一个极端,以另一种与其全然相悖的“鸡汤”进行反驳。

其实,在围绕“同龄人”的争议之中,我们最佳的立足点不在于争端的任何一方。立足于自己的人生轨迹,相信自己的判断,根据自己的境遇而非他人的评价,不断调整自己前行的方向与努力的程度,才是我们最好的自处之道。

我们的同龄人取得了巨大的财富,当然很了不起。但是,这并不足以成为动摇我们生活的理由。在社会舆论的洪流之中,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稳住自己,不因他人的鼓吹而随波逐流,也不因厌恶竞争便消极放弃。我们要做的,是以一种更加理性且稳健的姿态抵达我们所追求的人生彼岸,而不是在“同龄人之争”中迷失自我。

河南日报:给“普通人”多点尊重,给“闪亮者”少点光环

我们之所以喜欢“天才”,是因为难得一见,而年纪轻轻与事业有成,是天才最好的代名词。可是,人与人的能力和爆发点是不同的,村上春树29岁才开始写小说,摩西奶奶80岁才出版了她的随笔集《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》。

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,只要还有重新开始的决心,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。

比起年龄,你尚未固化的思维模式和高效的执行能力,才是最重要的。

我很喜欢作者艾小羊说过的一句话:“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投资,你所看到的逆袭,全部都是时间的果实。”

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中有一句话:“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时,你要记住,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,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。”

在这个人人想要“成为更好的自己”的时代,我们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河流,有的人奔流而下,汇聚大海;有的人兀自流淌,从平原流向低谷。

从每一条河流的角度来看,他们的幸福来源于享受他们沿途的风景,感受生命的不同际遇带来的新视野,而不是强迫自己到达自己去不了的彼岸。

当年明月在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中写了明朝风雨飘摇的几百年,一代又一代的帝王登场亮相,文臣武将宦官争相在权势中纵横捭阖,让人看得长吁短叹。而在这长达7册的明史最后,当年明月写了跟前面所有的主人公都截然不同的一个人:徐霞客。

在那个时代想要出人头地,只有一种可能,就是考功名,但是徐霞客不想考试,不想青史留名,他只想玩。

好在他的家人也支持他,于是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的徐霞客,穿着俭朴的衣服,没有随从,没有护卫,带着干粮,独自前往名山大川,风餐露宿,不怕吃苦,不怕挨饿,一年只回一次家,只为攀登。

徐霞客所留下的笔记,据说总共有两百多万字,可惜没有全部保留下来。剩余的部分,大约几十万字,被后人编成《徐霞客游记》,这本书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,被翻译成几十国语言,流传世界。

当年明月写道:从俗世的角度,徐宏祖是个怪人,这人不考功名,不求做官,不成家立业,按很多人的说法,是毁了。

我知道,很多人还会说,这种生活荒谬,是不符合常规的,是不正常的,是缺根弦的,是精神有问题的。

当年明月通过徐霞客的故事想要表达的,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:成功只有一个——按照自己的方式,度过一生。

我们对待“同龄人”最大的善意,或许是不轻易造神,不轻易把一些人捧上天,把另外一些人打入“地狱”,加一点“焦虑”的佐料,把日常生活变成一场对“流量和金钱”俯首称臣的狂欢。

给“普通人”多一点尊重,给“闪亮者”少一点光环。

大多数人拼尽全力,度过的其实都是对自己、对家人、对社会都有意义,但在别人看来或许就是“平凡”的一生。 

作文素材吧 www.zwsc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