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加微信
素材随手查
首页 > 时事热点 > 焦点事件

高考热点素材:自主创新

发布时间:2021-01-02
浏览次数:
有用: | 

导    语

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,要“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”,“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”。

“创新”和“科技自立自强”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时代的热点就是高考作文的热门考点,关于“自主创新”的作文我们一定要好好准备一下。

素材君精心整理了一批这方面的作文素材,现在分享给大家。

名言金句

01. 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——《礼记》(如果有一天获得了新的进步,就要每天都有新的进步。)

02. 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——《诗经》(周虽然是旧的邦国,但其使命在革新。)

03. 苟利于民,不必法古;苟周于事,不必循俗。——《淮南子》(如果能使百姓获益,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;如果能把事做得完美,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。)

04. 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。——王安石(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,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,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。)

05. 请君莫奏前朝曲,听唱新翻《杨柳枝》——刘禹锡《杨柳枝词》

06. 删繁就简三秋树,领异标新二月花。——郑板桥(删除繁杂趋于简明,如同三秋之树。不随大流自辟新路,就像二月红花。)

07. 惟保守也,故永旧;惟进取也,故日新。——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

08.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。——鲁迅

09.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,这不是科学精神,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。——钱学森

10.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,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。——爱因斯坦

精彩语段

01.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。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、买不来、讨不来的。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,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。

02. 树高叶茂,系于根深。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,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。

03.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,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,正所谓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。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、满足现状者,从不等待不思进取、坐享其成者,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。

04. 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。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,敞开大门参与全球科技研发,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,于变局中求新局。

05.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。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、于变局中开新局,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。

06. 三峡工程、青藏铁路、南水北调、港珠澳大桥等建设项目震撼世界,高铁、天宫、蛟龙、嫦娥、天眼等大国重器不断涌现,中国人正以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智慧和勇气开拓前行,以“杀出一条血路来”的决心和气魄一往无前,一件件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成了现实,一座座令人望而生畏的山峰化为继续攀登的阶梯。

事例素材

01. 北斗三号组网成功

2020年,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。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,中国终于可以宣布:我们拥有了完全自主研发、免费服务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。从当年被欧美各国技术封锁,到今天北斗三号百分百国产化,北斗人骄傲地说,“连一颗螺丝钉都是我们自己的!”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,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。只有站上科技研发的前沿阵地,不断创新突破,掌握核心技术,我们才有底气笑对世界风云变幻,才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
02. 嫦娥五号揽月归来

2020年,随着嫦娥五号月球“挖土”归来,中国探月计划完美收官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中国航天事业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太空的向往,从一穷二白的昨天,走到了“九天揽月”的今天。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是自力更生的精神,支撑着我们突破了别人的技术封锁,是自主创新的理念,引领着我们翻越了一座座科学高峰。过去已成历史,未来更加可期。只要我们坚持“自力更生、自主创新”的精神理念,就不必在意别人的聒噪和纷扰,任谁都无法阻挡东方巨人走得更稳、更远……

03. 中国高铁走向世界

中国高铁是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。在“复兴号”动车组的200多项技术标准中,中国标准占到84%,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,实现了由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创造”的跨越。目前,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为3.8万公里,稳居世界第一。同时,中国高铁已经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,它已经出口到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52个国家。飞驰的高铁见证了中国人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力量。

04. 中国5G领跑全球

如今,全球5G浪潮兴起。曾在2G和3G时代跟跑,4G时代并跑的中国,在5G时代已处于领跑的地位。根据国外专利数据公司统计,在所有的5G专利中,中国阵营占比达42%,中国5G研发处于全球公认的领先梯队。长足进步的背后是国家的高度重视,企业的久久为功,更重要的是对自主创新理念的秉承和坚持。

05. 袁隆平挑战权威

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“水稻没有杂种优势”是国际公认的权威结论,无人敢于提出质疑。而袁隆平却在试验田中灵感突发,反其道而行之,开始了他的杂交水稻研究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他的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,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,中国人将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中。袁隆平曾经有言,“要是说杂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,那就是不囿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。”试想,如果袁隆平当年迷信权威,没有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,哪会有今天的”杂交水稻之父“?

06. 齐白石五易画风

无论在哪一个领域,创新永远不是一个点上的事,而一条纵贯始终的线。国画大师齐白石认为,画家要“我行我道,我有我法”,就是说要创造性地绘画,这样作品才会有生命力。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,即使在功成名就的晚年,他依然求新求变、不断突破,80岁之后画风还有新的变化。永不满足、不断创新,是齐白石成为一代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07. “板桥体”的由来

郑板桥是清代大书画家,他写的字风格独特,被称为“板桥体”。据传,郑板桥年轻时潜心临摹历代大家的字体,达到痴迷的程度。一天睡觉时,他不知不觉地在老婆的后背上练起字来。老婆被弄醒后,不满地说:“你有你的体(身体),我有我的体,为什么不在自己的体上练呢?”这无意中的一句话令郑板桥茅塞顿开,他从此开始另辟蹊径,努力熔铸自己的风格,最后练成了独树一帜的“板桥体”,名声大噪。

声明:图片摄影Josh Gordon,授权基于Unsplash.com。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,仅用于作文学习,侵权即删。

作文素材吧 www.zwsc8.com

适用主题

继承与创新 独立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