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加微信
素材随手查
首页 > 时事热点 > 焦点事件

女排精神怎么写?

发布时间:2020-06-06
浏览次数:
有用: | 

热点聚焦

5月17日晚,中国女排荣获“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”大奖,颁奖词中说道:

三十年拼搏不息,几代人热泪盈眶。

在低谷中奋起,从不放弃,面对强敌出手,永不言败。

你们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缩影,你们的脚步是一个国家成长的历程。

奏国歌,升国旗,你们超越了体育,是国家的英雄。

5月22日,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开启,人大代表、中国女排队长朱婷讲述女排精神:

女排精神一直都存在,有时候我们明知道得不到冠军,我们也会竭尽全力、不在乎胜负,这种信念一直都在。

疫情期间在武汉的白衣天使不顾自身安危,拼命地努力地救治每一个病人,许许多多的社区工作者和千千万万的武汉人民一起咬牙坚守。

我能成为他们心中的一种力量,也让我感受到了女排精神的价值和感染力。

既然女排的热度这么高,而且“不畏强敌、顽强拼搏”的女排精神,又与当下的时代主旋律如此贴近,那么它进入高考作文的机率也就相当大。

因此,关于“女排精神”的作文素材,我们有必要好好准备一下。

光荣历程

80年代

1981年11月16日傍晚,日本大阪,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正在紧张进行。

那时的国人有的守在黑白电视机前,有的凝神静气地听着收音机里的直播。

在最后比分15平的关键时刻,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,中国队以两个拦网锁定胜局,中国女排首次荣膺世界冠军。

这是中国人在三大球上的首个世界冠军,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。

令大家没想到的是,这不过是一段传奇的开始。

从那一年起,中国女排又接连拿下了四个世界冠军!

80年代初的中国,刚刚拔乱反正,正是百废待兴,女排五连冠,激发了国人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心。

“发达国家不可怕,咱们也能超过他们!”

90年代

到了90年代,由于队内主力退役和外界形势的变化,中国女排经历了调整期,期间没能在世界级赛事中拿到冠军。

2000年后

随着新世纪到来,女排的战绩也逐渐有了起色。

2003年,在日本举行的第九届女排世界杯中,中国队再一次捧起了冠军奖杯,一扫17年之痒。

此后,中国女排又有数次在世界大赛中登顶夺冠。

2019年9月29日,同样在日本大阪,中国队击败阿根廷,以11连胜的骄人战绩卫冕世界杯冠军。

11连胜,成了献礼十一国庆的最好礼物!

截至此次夺冠,中国女排已取得5个世界杯冠军,10个世界冠军(包括世界杯、世锦赛和奥运会三大赛),是女排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个五冠王!

不管经历了怎样的起起落落、怎样的酸楚艰辛,中国女排从未放弃“顽强战斗、勇敢拼搏”的精神,克服重重困难,一路砥砺前行。

“女排精神”已逐步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,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顽强拼搏、为国争光。

 好句好段 

1. 既然大家身穿印着中国国旗的球衣出战,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。——郎平

2.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,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。——郎平

3.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,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,也要竭尽全力;是你一路虽走的摇摇晃晃,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,依然眼中坚定。——郎平

4.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,而是要努力去赢。——郎平

5. 始终有一种感动,叫女排精神;始终有一种骄傲,叫五星红旗;始终有一种告白,叫祖国万岁!

6. 上世纪80年代,在中国刚向世界敞开大门、奋力追赶的关键时刻,女排“五连冠”像一面旗帜,激发了一代中国人投身改革大潮的豪情壮志。岁月流变,今日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但女排夺冠依然令举国上下心潮澎湃、激情迸发。不仅仅在于金牌,是祖国至上、团结协作、顽强拼搏、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,还在奏响着时代最强音,仍在激励着当代中国人。

7.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,女排精神,就是日常里的英雄梦,迷惘时的一道光。虽万死仍不辞,濒绝境而重生,这就是女排精神的伟大之处。

8.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,一支球队如此,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更是如此。纵然今天的中国早已无需用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强大,但那种“一分一分努力去拼”的女排精神却需要代代传承,有了这股子精气神,梦想再大,困难再多,未来再远,也终将抵达。

人物素材

郎平丨“铁榔头”是怎样炼成的

1981年,中国女排首次世界杯夺冠。

当时年仅21岁的郎平,以她强劲而精确的扣杀为中国队立下了首功,中国老百姓因此亲切地称她为“铁榔头”。

从此,郎平开始了她堪称传奇的职业历程。

在球员时期,她帮助中国女排连续4次夺得世界冠军。

任职主教练后,她又带领中国女排夺取了3个世界冠军。

她是排球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球员时代拿过奥运金牌,执教球队又拿到奥运金牌的人。

正如歌中唱的那样,“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”。在郎平风光无限的职业履历背后,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伤痛。

据统计,由于在运动中受伤,郎平大大小小做过12次骨科手术。

医生透露,由于常年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,在她25岁的时候,膝盖磨损就达到了70岁老人的程度。

郎平的女儿曾说过一句话,“妈,你脖子以上都是好的,脖子以下都不好了。”

“铁榔头”这个绰号,形容的是郎平的扣球必杀技,但是真正支撑她一路走来的,却是内心的意志如铁、信念如铁。

惠若琪丨体育人永不退役

惠若琪,中国女排前任队长。16岁,加入国家队,19岁,成为绝对主力,她被称为“用生命打球的女孩”。

没有天赋异禀,却从未低头认输;落下一身伤病,也绝不喊累喊疼。

里约奥运,她用一记探头球锁定胜利,让中国女排时隔12年,重登奥运之巅。

不为人知的是,她刚刚经历心脏手术,左肩被打进7根钢钉,却依旧站上赛场。

2017年,退役后的惠若琪做起了公益事业,他发起了“惠若琪女排发展基金”。

这么做的初衷是帮助那些在奥运金牌光环之外的运动员、体育工作者。

她要把自己在奥运赛场上收获的勇气传递给他们,让他们更加勇敢地去面对人生的艰难。

都说退役是运动员另一次阵痛重生,但是对于惠若琪来说,体育人永不退役。

范文赏析

《“女排逆袭”展现精神的魅力》

这是“逆袭”,更是“进击”。

(简短有力的开始句,抓住读者眼球。)

中国女排的里约之旅,在北京时间21日上午以一枚金牌画上圆满句号。小组赛接连失利,跌跌撞撞才晋级;交叉赛越战越勇,一路拼搏终夺冠。正如美国媒体的评论:中国队证明重要的不是怎么开始比赛,而是怎么结束比赛。

(简要叙述事情经过,相当于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开头,简略地复述题目所给材料。)

“一个球哪怕你接不住,也要拼尽全力冲过去”,这是老女排留下的遗产;“打一分算一分”“一分一分咬下来”,这是新女排写下的精神。惟其艰难,才更显勇毅;惟其奋斗,才弥足珍贵。曾振奋整个国家的中国女排,再次用一次跌宕起伏的夺冠,振奋了我们的精神。

(亮出核心观点:不畏艰难终夺冠的女排,再一次振奋了我们的精神。)

有人说,中国女排从来没有过“统治地位”,几乎每一次夺冠都靠艰难的拼搏完成。而在最困难的时刻,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,或许就是女排精神的实质。这恰如郎平所言,“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,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,也竭尽全力。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,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,依旧眼中坚定”。

(分论点1:女排精神,就是面对困难时顽强拼搏。)

竞技体育本来就不仅是身体、技巧的比拼,也必然会包含“精神力”的较量——有赛场上对胜利的强烈渴望,更有赛场外向着梦想默默的坚持。郎平说,“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,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。”的确,“女排精神”不是喊出来的,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、一点一滴的艰辛付出凝铸出来的。有记者就观察到,女排队员在训练局很少能碰到其他运动队吃饭,因为来得最早、练得最久、结束最晚。

(分论点2:女排精神,就是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。)

无论赛场成败,女排精神一直都在。从上世纪80年代“五连冠”,到成绩滑坡陷入低潮,“两起两落”却始终目光坚毅看着前方。从起步到巅峰,从巅峰到低谷,从低谷到崛起,从崛起再到巅峰,张蓉芳、梁艳、冯坤、赵蕊蕊、惠若琪、朱婷……输过赢过奋斗过,哭着笑着坚持着,30多年来,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,让人看到了不畏竞争、永不言败、执着坚持的精神魅力。

(分论点3:女排精神,就是身处低谷时永不言败。)

今天,我们正需要重新叫响“女排精神”。从个人看,有机会、有舞台,但也只有一步步地往前走,才能收获梦想;从国家看,发展不易,前行维艰,中流击水之时,更需要鼓起精神、振奋意志。无论我们走了多远,无论我们怎样改变,那种理想主义不能丢,那种创造历史的精气神不能变。正因此,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赞美这精神、弘扬这精神,因为只有有了宝贵的“精神力”,才能写下更灿烂的诗篇。

(强调结论:女排精神于个人和国家都有重要意义。)

没有一场胜利可以唾手而得,没有一个冠军无需风雨洗礼,恰如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,而是会“有时穿过泥泞,有时横渡沼泽,有时行经丛林”。但是,挫折中前行、不磨灭初心,未来再远、梦想再大,也终将抵达。

(展望愿景,发出号召。任务驱动型作文大多也是这样结尾。)

(本文作者何鼎鼎,发表于《 人民日报 》2016年8月22日05版)

作文素材吧 www.zwsc8.com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