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加微信
素材随手查
首页 > 人物素材 > 现代人物

9位功勋科学家,9段速写

浏览次数:
有用: | 

导    语

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人物都可以写进作文,那些为国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,知名度高,感染力强,更是写作文的好素材。

尤其是近年来,高考作文常常与“家国情怀”、“青年担当”相关,功勋科学家们更是作文素材的不二人选。

今天素材君挑选了其中最典型的九位,然后分别用最简短的一段话来刻画他们每一位。

大家基本上无需再整理,只要记一记,直接就可以搬进作文。

还等什么,快拿出小本本抄起来吧。

1. 邓稼先

▍主要成就

“两弹元勋”,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。

▍人物速写

上世纪60年代,“两弹元勋”邓稼先带领科研团队,以全世界最快的速度研发出原子弹和氢弹,中国人从此再也不怕别人的核讹诈。而邓稼先本人,因为总是在核试验中身先士卒,终于因辐射而导致癌症,最终以身殉国。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,才有了今天强盛的中国,才有了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。

适用话题:家国情怀、青年担当、小我与大我

2. 钱学森

▍主要成就

主持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和试验。

▍人物速写

新中国成立之初,一心报国的钱学森急于回国效力,可是美国人认为他的价值至少相当于“五个师”,因而百般阻挠。然而,无论是优渥的待遇,还是长达五年的软禁,都无法动摇钱学森报效家国的决心。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,然后主持完成“两弹一星”试验,为国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。梁任公有言,“人必真有爱国心,然后方可以用大事”,诚哉斯言。

适用话题:家国情怀

3. 于  敏

▍主要成就

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,被称为中国“氢弹之父”。

▍人物速写

从原子弹进化到氢弹,中国只用了两年半时间,远远快于欧美国家。而在其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,是从未出国留学的于敏,他因此被称为中国“氢弹之父”。可见,我们没必要妄自菲薄,外国人能做到的,中国人不仅都能做到,而且能做得更好。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,中国的科技定能领跑世界。

适用话题:自主创新、民族自信

4. 程开甲

▍主要成就

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,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。

▍人物速写

“两弹一星”功臣程开甲,在科研中始终坚持不唯上、不唯书、只唯实。为了技术问题,他曾经与上司据理力争,也曾经诚恳地向普通技术员道歉。为了掌握最真实的数据,他曾经不顾个人安危,深入原子弹的地下爆心去考察。“只唯实”,是程开甲作为一个学者的原则和操守,同事们因此称他为“一名纯粹的科学家”。

适用话题:坚持真理、注重实践

5. 袁隆平

▍主要成就

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,被誉为“杂交水稻之父”。

▍人物速写

“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,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,我坐到稻穗下乘凉。”为了这个“禾下乘凉梦”,袁隆平奋斗了一生,他研发的“杂交水稻”,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。袁隆平的故事告诉我们,只有把个人梦想和国家的兴盛、人民的福祉结合起来,才能活出最有意义的人生。

适用话题:梦想、小我与大我

6. 黄旭华

▍主要成就

中国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,中国核潜艇之父。

▍人物速写

黄旭华被称为“中国核潜艇之父”。从加入设计组那一天起,之后30年时间,黄旭华没有见过父母兄弟姐妹一面。父亲临终时都不知道这个儿子在干什么,当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再次见到他时,离家时一头黑发的小伙子,归来时已两鬓斑白。“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,这个一直在我心里面。”要问什么是家国情怀,黄旭华这句话里面包含着最朴实的答案。

适用话题:家国情怀、无私奉献

7. 孙家栋

▍主要成就

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,北斗卫星导航工程、探月工程总设计师。

▍人物速写

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,一生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,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功臣。然而一生成就辉煌的他,也曾经历过太多刻骨铭心的失败。导弹发射起火、卫星空中爆炸,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不小的打击。但他从不轻言放弃,他只是埋头寻找原因,不断改进设计,直至最后成功。“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”,只有屡败屡战、愈挫愈勇的人,才配得上最辉煌的成功。

适用话题:成功与失败、坚持与放弃

8. 顾方舟

▍主要成就

带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活疫苗,被称为“糖丸之父”。

▍人物速写

“糖丸”之父顾方舟,为了让亿万国人远离“小儿麻痹症”,不惜冒着终身瘫痪的风险以身试药。基辛格说过,“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。”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,也应当像顾方舟一样,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,勇敢地托举着时代前行。

适用话题:家国情怀、青年担当、勇敢

9. 樊锦诗

▍主要成就

在敦煌研究所工作40余年,为文物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,被誉为“敦煌女儿”。

▍人物速写

“敦煌女儿”樊锦诗,从北大毕业的那一天起,就扎根大漠,潜心考古,一坚守就是半个世纪。为了守护敦煌这块文化瑰宝,她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,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。有人问她“可有心酸不平?”她的回答是“无怨无悔。”她爱自己的“小家”,也爱祖国这个“大家”,正是浓浓的家国情怀,撑起了樊锦诗的“无怨无悔”。

适用话题:家国情怀、无私奉献

声明:图片摄影klemen-vrankar,授权基于unsplash.com。

作文素材吧 www.zwsc8.com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