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加微信
素材随手查
首页 > 人物素材 > 现代人物

生命的烤火者:杨绛

浏览次数:
有用: | 

人物导语

她生于乱世,却怀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。她尝尽人生百味,却始终笑对苦难,明媚从容。

她就是民国才女——杨绛。

杨绛,本名杨季康,中国女作家、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,钱锺书夫人。

杨绛通晓英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,由她翻译的《堂吉诃德》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;

她早年创作的剧本《称心如意》,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,2014年还在公演;

她93岁出版散文随笔《我们仨》,风靡海内外,再版达一百多万册;

2016年5月25日,杨绛逝世,享年105岁。

人物剪影

童年书籍相伴

辛亥革命前夕,大律师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,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,晚上则去肃亲王王府讲授法律课。

这年7月17日,杨荫杭的四女儿在北京出生,取名季康,小名阿季,这就是后来的一代才女杨绛。

杨荫杭对阿季特别钟爱,她排行老四,在前面三个姐姐中个头最矮,爱猫的父亲笑说:“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。”

在父亲杨荫杭的引导下,阿季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,读书成了她最大的爱好。

一次父亲问她:“阿季,三天不让你看书,你怎么样?”她说:“不好过。”

“一星期不让你看呢?”她答:“一星期都白活了。”

说完父女会心对笑。

除了从小把她带进书籍的世界,对于杨绛的专业选择,父亲也给予了很好的指引和鼓励。

在杨绛的散文集《将饮茶》中有这样一段回忆:

“父亲说,没什么该不该,最喜欢什么,就学什么。

我却不放心。只问自己的喜爱,对吗?我喜欢文学,就学文学?爱读小说,就学小说?

父亲说,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,就是自己最相宜的。”

在父亲的鼓励下,杨绛走上了文学的道路,并且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就。

【适用话题】读书与成才    兴趣与专业

中年辛劳操持

在清华大学读研期间,杨绛与钱钟书相识。

第一次见面,钱钟书穿着一袭青衣大褂,脚踏毛底布鞋,戴一副老式眼镜,眉宇间“蔚然而深秀”。

才子佳人,风华正茂,两个年轻人相互吸引,很快坠入爱河。1935年,两人踏入婚姻的殿堂。

然而,婚后的柴米油盐,哪有吟诗作赋的爱情来得轻巧。

随钱钟书留学英国的旅程中,杨绛发现这个大才子的生活能力远低于常人,居然分不清左右手,不会系鞋带,甚至连拿筷子也是一手抓。

他经常“拙手笨脚”地做坏事,比如陆续打翻墨水瓶,弄脏房东家的桌布,弄坏了门轴,砸碎了台灯……

而杨绛每次都笑咪咪地轻声对他说:“不要紧,我会洗,我会修。”

其实她哪里会做?她也是从小被人照顾的“娇小姐”。只不过她明白,时移世易,面对新的生活,她必须努力适应。

她克服种种困难,学着独立、自理,为了自己,更为了深爱的人。

1937年,唯一的女儿“阿圆”出世,杨绛的任务又加上了带孩子。

1938年留学回国,因日寇侵华,一家人避居上海孤岛。

为了补贴家用,杨绛做过各种工作:大学教授,中学校长兼高中三年级的英语教师,为阔小姐补习功课……

多年以来,钱钟书之所以能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,就是因为有杨绛这个坚强的后盾。

杨绛曾说:“我一生最大的功劳,就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,让钱钟书的天性没有受到压迫,没有受到损伤。”

【适用话题】面对现实    独立自强

文革从容应对

1966年,钱钟书和杨绛深受文革迫害,被整得苦不堪言,杨绛还被人剃了“阴阳头”。

面对百般污辱,杨绛没有崩溃,她拿出女儿剪下的大辫子,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,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。

被分配清洗厕所,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能被她擦得焕然一新,毫无秽气,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。

1969年,他们又被下放至干校,已近六十岁的杨绛被安排种菜。

她利用白天看管菜园的时间,坐在小马扎上,用膝盖当写字台,看书或写东西。

与杨绛一同下放的同伴回忆,“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,总是笑嘻嘻的,说‘文革’对我最大的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。”

十年文革折磨,杨绛自我调适,以苦为乐。在此期间,她不仅辅助钱钟书写出了宏大精深的传世之作《管锥篇》,自己也自学西班牙语,完成了译著八卷本小说《堂吉诃德》。

1978年,《堂吉诃德》出版时,读者排长队购买,一时间掀起“堂吉诃德”热。杨绛的译本,填补了我国西班牙语翻译的空白。

西班牙王室来访时,邓小平把《堂吉诃德》作为礼物赠与王室。1986年10月,西班牙国王颁给杨绛“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”,以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做的贡献。

【适用话题】坚忍    心态    逆境

晚年送别至亲

九十年代,年老的钱钟书体弱多病,全靠杨绛悉心照顾。

1996年的一天,他们的女儿钱瑗腰疼的厉害,到医院检查,被确诊为肺癌晚期。

杨绛听了,顿时五雷轰顶。因为那时候,钱钟书已经奄奄一息。杨绛本打算今后和女儿相依为命,谁知竟要白发人送黑发人。

1997年,在杨绛的照料下,钱瑗在安睡中去世。

1998年12月19日,被病魔折磨四年之后,钱钟书也去世了。

短短两年间,杨绛目送两个至亲相继离世,而此时,她也已经八十多岁。

然而,她并没有被这人间的重重苦难所击倒。

杨绛说:“钟书逃走了,我也想逃,可是我压根不能逃,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,尽我应尽的责任。”

对于杨绛来说,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整理钱钟书的作品和手稿。而钱钟书的手稿数量庞大,整理后发现竟然有7万多页。

杨绛认为,钱钟书文稿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公之于众,这样才能使“死者如生,生者无愧”。

于是,在她夜以继日的努力下,钱钟书去世后仍然出版了许多作品,而此时杨绛也已经年近90岁了。

钱钟书和钱瑗还在世时,朋友提出建议:把一家三口的幸福故事记录下来。

那时,躺在病床上的钱瑗“主动请缨”执笔,开始创作《我们仨》,回忆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的幸福时光。

钱瑗去世后,杨绛承担下《我们仨》的写作,以完成女儿和自已的心愿。

92岁那年,《我们仨》终于写成。

杨绛笔下的钱钟书、阿圆有多讨人喜欢,她的思念就有多痛苦。

读者在书中感受到了一家三口的温馨快乐,却无法想像杨绛需要有多大的勇气,才能宁静安祥地面对孤独终老。

真正的优雅,可以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。一个优雅的女子,历经两个世纪的风雨洗礼,内心的强大已经无法想象。

【适用话题】内心强大    笑对苦难

人物评价

近年来,杨绛这个名字成为风行一时的文化符号。她之所以深受大众喜爱,不仅是因为她在文学上的才华和成就,更因为她做人的智慧、坚忍和优雅从容。

正如作家黎戈所言:“杨绛让我看到了‘过去的品质’,这是一种哑光却不暗哑,低调却不哽咽,醇香却不刺鼻的品质,它像北极光:明亮、坚韧、耐寒,在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。”

杨绛先生曾翻译过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诗,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她一生的写照:“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;我爱大自然,其次就是艺术;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;火萎了,我也准备走了。

人物语录

1.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。

2. 走好选择的路,别选择好走的路,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。

3. 故人笑比中庭树,一日秋风一日疏。

4. 刚开始是假装坚强,后来就真的坚强了。

5.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,也不用倾轧排挤,可以保其天真,成其自然,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。

6.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,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,是读不懂书的。

7. 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。简朴的生活、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。

作文素材吧 www.zwsc8.com

适用主题

坚强 逆境 心态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