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加微信
素材随手查
首页 > 人物素材 > 现代人物

叶嘉莹:中国最后一位“穿裙子的士”

浏览次数:
有用: | 

0_6&4_5.jpg

人物导语

2018年6月,94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做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情:

她将自己的全部财产,捐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,用于设立“迦陵基金”。目前,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。

提起叶嘉莹先生,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《朗读者》中那个气质卓越,文采斐然,连主持人董卿都要亲切地称一声“先生”的老人。

事实上,叶嘉莹先生的正式身份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。

同时,她还是受聘于台湾大学、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,也是2015-2016年度“影响世界华人大奖”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。

2018年4月,叶嘉莹入选“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”名单。

人民日报评论她:“为中国诗词之美吟哦至今,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。九十载光阴弹指过,未应磨染是初心。诗词养性,先生风骨为明证。”

叶嘉莹不喜欢被人们称为才女,倒是愿意接受一个颇具古典色彩的称谓——“穿裙子的士”。

人物剪影

一生漂泊、半世艰辛,她始终优雅

王国维曾有一句感叹:“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”。叶嘉莹忧患不断却成就斐然的一生,正是这句话的注解。

1924年,叶嘉莹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。她的童年没有玩伴,只有诗词,从小在诗书中成长。她3岁识字,6岁诵读《论语》、唐诗宋词。

初中时,日军占据北平,父亲随国民政府南下,从此杳无音讯。

17岁,母亲因病离世。悲痛欲绝的她写下八首《哭母诗》,字字泣血!其中有一句,每每读来都为之悲痛:

“瞻依犹是旧容颜,唤母千回总不还。凄绝临棺无一语,漫将修短破天悭。”

她比一般人更早经历了生离死别,更早感受到了生命无常。

当心中积郁无法排遣时,只有诗词给了她一丝慰藉。

1948年,她结婚随丈夫迁居台湾。

刚生完女儿,就遇到台湾当局施行白色恐怖政策,丈夫因思想问题入狱,她和幼女也一度被拘,政治风暴让她无以为家。

身为人母,她必须坚强。她只能带着女儿四处奔波,一边教学求生,一边打探丈夫的消息。

三年后,丈夫终于出狱了。但三年的牢狱生活,让丈夫性情大变,对她轻则谩骂,重则家暴。她甚至一度绝望,曾想结束自己和女儿的生命。

王安石的《拟寒山拾得》把她从悲苦中提振了起来,其中一句,“众生造众业,各有一机抽”,如当头棒喝,点醒了濒临迷失的叶嘉莹。

她说自己一生没主动追求过什么,面对不公和苦难只有尽力承担。“把我丢到哪里,我就在那个地方,尽我的力量,做我应该做的事情。”

1966年,叶嘉莹被台湾大学派往美国讲学。次年,她携全家迁居加拿大温哥华,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职。 

那时,已经42岁的叶嘉莹每天熬夜恶补英语,常常查字典、练口语到凌晨两三点,然后一大早就要上台讲学,让很多不懂中国文化的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。

正当她的家庭生活渐趋安稳,可以稍微喘口气的时候,大女儿和女婿在一次车祸中同时丧生,那一年她52岁。

年逾半百,痛失爱女,悲痛欲绝中,她写了10首《哭女诗》哀悼女儿、女婿,首首催泪,句句断肠。如其中一句:

“平生几度有颜开,风雨一世逼人来。迟暮天公仍罚我,不令欢笑但余哀。”

外人读来都不禁为之唏嘘。

经过一轮轮苦难,叶嘉莹突然觉悟到,“把一切建在小家、小我之上,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。”

她要让自己从“小我”的家中走出来,要回国教书,要把“余热都交给国家,交付给诗词”,要把“古代诗人的心魂、理想传达给下一代”。

归国讲学、传承文化,让生命升华

1978年,叶嘉莹从海外给中国政府投寄了一封信。在信中,她申请回国教书,而且不要任何个人待遇,只为让古老的诗词文化薪火相传,发扬光大。

她说,“我一生中做过的唯一一次主动选择,就是回到祖国教书。”

回到祖国,叶嘉莹受到了热烈欢迎。

初到南开,她讲课时台阶上、窗户上都坐着学生,她得从教室门口曲曲折折地绕,才能走上讲台。

叶嘉莹白天讲诗,晚上讲词,学生听到不肯下课,直到熄灯号响起。

期间还受邀到诸多名校讲学,足迹遍布大江南北、世界各地:香港中文大学、台湾大学、哈佛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、剑桥大学、日本九州大学、新疆大学……

无论她在哪里讲课,总是课堂场面热烈,座无虚席。

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、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,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,所以首先是教师,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。

如今,年过九十的叶嘉莹先生依然坚持讲课,有人给她递椅子,她拒绝了:我从21岁教中学开始,就是站着讲课!

有学生曾经问道:“您讲的诗词很好听,可是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?”

叶嘉莹先生这样回答:

“你听了我的课,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,也不会加工资。可是,哀莫大于心死,而身死次之。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、智慧、品格、襟抱和修养。诵读古典诗词,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。”

谈到讲授诗词的初衷,叶嘉莹先生说:

“我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边美好、高洁的世界,而现在的年轻人,他们进不去,找不到一扇门。我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,让大家能走进去,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。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。” 

叶嘉莹曾在一份考古报刊上看到一篇报道,讲的是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汉代莲子,经过培养能够发芽开花。此事对她触动很大,为此她曾写过一首《浣溪沙》,词中说:

“莲实有心应不死,人生易老梦偏痴。千春犹待发华滋。”

“我的莲花总会凋落,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。”这是一位博学师长在饱经磨难之后的最终心愿。

人物语录

1. 我很不喜欢“才女”这两个字,有人说过我是穿裙子的“士”。我身体是女性,但是我的品格是士大夫的“士”,就有中国儒家传统的“士”的品格和持守。

2. 诗歌的最大的作用,是要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。——《唐宋词十七讲》

3. 须知写诗和读诗乃生命之本能。

4. 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,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。

5. 不向人间怨不平,相期浴火凤凰生。——《口占绝句二首》

6. 功名算什么,功名就跟蜗牛角上的小国之争一样。 ——《人间词话七讲》(典故出自苏轼的《满庭芳》,“蜗角功名,蝇头微利,算来着甚干忙。”)

7. 人生的遇合是很难说的是一件事情,你遭遇了一件事情,也许当时是幸运的,对于以后来说,也许就是不幸的。也许从这一方面看是幸运的,从那一方面看就是不幸的。——《叶嘉莹说中晚唐诗》

素材解读

常有人怀疑“诗、词、文学”这些东西的价值所在,叶嘉莹先生用她的一生做出了最好的诠释。

在饱经人世磨难后,她仍能保有一个蓬勃向上的生命姿态,就是因为一路走来都有诗词相伴。在她一次次悲观绝望的时刻,正是这些貌似无用的东西,给了她无尽的温暖和慰藉。

如她所言:“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,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。”

叶先生的命运可谓多舛,她最终能从悲苦境遇中得以解脱,是因为她把人生坐标从“小家、小我”调整到了家国天下、民族文化这些更宏大的格局。这一调整,让她的生命得到了升华,内心也获得了宁静和满足。

事实证明,当一个人的目标不再局限于自身幸福,而是立志于报效祖国、服务社会的时候,他往往能获得更大的精神动力,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人生价值,同时也就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。

作文素材吧 www.zwsc8.com
分享到: